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观点争鸣
联系我们
中瑞国资国企改革网

电话:010-5165208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1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观点争鸣
展望2018年:新一轮国企改革一定是主动式
发布/更新时间:2018-02-11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浏览:

2018年,国企改革怎么改?|展望2018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延续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国企改革主要思路,吹响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号角。

新一轮国企改革需要适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新的经济环境,国企改革的目标不能就国企而论国企、就国资而论国资,不能仅仅局限于国资国企的本位目标,而应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和国家经济竞争力为目标,以提升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构建国民共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在推动经济增长与转型、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中新社发 俞方平 摄

要实现这一目标,新一轮国企改革需要聚焦两个主攻方向: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有企业转变经营机制,“以管资本为主”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条件,前者对后者提出了“管资本”的能力要求。两者交互影响,构成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两大主翼,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动力。

构建重视投资收益的国资管理体制,

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供

基础环境

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需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全民所有、全民共享”,构建国民共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提升国家竞争力和整体经济效率。

“做强”意味着要更加重视安全性,既要通过投资组合等资本运作常规方式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经营风险,又要有效避免各种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做优”意味着要更充分利用资本的流动性,在国有资本有序进退当中实现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调整优化。

“做大”意味着要重视国有资本的盈利性,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营,为保障国家战略目标和国有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并成为公共财政的补充来源。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淡化国有资本的“工具”和“抓手”功能,强化国有经营性资本的收益性功能。

中新社发 陈晓根 摄

完善国资管理体制的首先需要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转变职能和转换管理方式,为提升国有资本效率和释放国有企业活力创造基本环境,这是前提条件。

其次,构建以财务硬约束为核心、以提高透明度为基础的国有资本委托代理体制。

第三,在高于实体企业的层面建立、完善国有资本布局政策和动态调整机制。

第四,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如国有资本收益上交阶段要体现国有股东权益,国有资本收益支出阶段要更加体现国有资本公共属性。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传统国企

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

一流企业的重要途径

对于具有明显资源优势但又具有天然缺陷的国有企业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类似于基因改造技术,只要体制合适和机制转变到位,将促进国有企业发生脱胎换骨式的变化。实践也已经表明,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整合不同所有制优势而形成的具有新机制的全新企业,对体制也有新要求,将成为国有经济的主要存在形式。国有企业群体中要成长出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发挥关键性作用。过去几年混改试点开始发挥以点促面的作用,现在已经具备了战略性展开的基础。

中新社发 李爱民 摄

混改要进行战略性展开,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需要认识到混改是长远大计而非权宜之计,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是一种过渡性措施或短期行为,也不是不得已而为之,而是主动改革、积极推动的必然结果和发展趋势,将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体现和重要内容,混改要促进构建国民共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其次,以“不因推进改革增加企业负担”为原则,推进混改相关配套政策的及时跟进。第三,明确混改不是“为混而混”,关键要促企业转换机制,企业混改之后应及时转变和完善经营机制。这实际上对优化股权结构、破除传统国有企业“一股独大”问题和引入有制衡能力的新股东提出了要求,否则难以取得预期成效。第四,需要注意的是,混改必须与产权保护、释放人的积极性同步推进,否则很难取得预期进展。

新一轮改革一定是主动式

新一轮国企改革任务仍然繁重而艰巨,必须是紧抓时间窗口的主动式改革,不能错失时机而沦为危机倒逼型的被动式改革。

当前,国资国企改革的组织领导得到加强、顶层设计基本完成、重大改革陆续启动、督促制度初步建立、改革氛围逐步形成、改革实际成效逐步显现,主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我们应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和十九大报告要求,凝聚国企改革共识、完善改革机制设计、改进改革落实方式,务实理性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避免在消极怠工、推诿回避中贻误改革时机。(项安波)

(原标题:2018年国有企业改革展望)

(本文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项安波)


新闻资讯 | 咨询服务 | 培训课程 | 改革案例 | 政策法规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s Reserved @2015
中瑞国资国企改革网 技术支持:行知科技
展开
京ICP备100244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