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对所属二级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网科研院)进行全方位改革,充分发挥其作为南方电网中央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中的战略牵引作用。2021年以来,南网科研院研发投入强度稳定在35%以上,特高压柔直团队荣获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自主培养工程院院士1人,拥有直流输电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2个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1个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8项成果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项成果入选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清单;成功培育“计量安全芯片”“主变在线监测装置”等拳头产品,累计销售额突破10亿元。
聚焦中央研究院定位,优化调整功能使命
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调整优化中央研究院功能,服务支持南方电网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大资源投入、夯实发展基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占据主动。一是优化方向布局。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地图”,面向世界能源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由战略级高层级技术专家联合策划,明确基础研究主攻领域与技术布局,组建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柔性团队,按照“定向一批、赛马一批”的方式支撑集团编制各技术领域实施方案,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二是调整组织模式。促进各创新主体有序协同,发挥中央研究院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功能,深耕新型电力系统基础理论、基础电工材料器件等“根技术”,有效拓展智能配用电、先进量测、网络安全与通信技术,与集团公司所属战略科技研发、产业技术开发单位有序协同,汇聚细分领域进展,打造基础技术底座,推动电网技术迭代。三是创新项目形成机制。建立基础研究特区,单一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的稳定支持,开辟“自下而上”敏捷立项通道,鼓励基层一线核心技术骨干组建跨专业、跨领域交叉融合团队,以月为单位滚动出库,大幅压减立项时间。
聚焦“两型”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和未来电网发展,面向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加快打造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的技术体系。一是锻造科技长板。打造具有非对称优势的“独门绝技”,首创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实现我国直流输电工程自主设计建设,建成世界首个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昆柳龙直流输电工程”,斩获19项世界第一。二是补齐科技短板。发挥战略托底功能,加强风险防范技术支撑,针对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新型风险,开展管控政策研究,聚焦密集通道、关键场站布局风险机理、预测预警、防范应急等技术,做好技术、标准、装备体系支撑,保障世界直流密度最高的多直流电网长期安全运行。三是强化基础研究。增强核心技术自主能力,围绕“国家所需、行业所趋、两链所困、企业所能”识别关键核心能力,制定自主能力清单,分领域动态制定专项人才规划,针对战略科学家制定“一人一策”精准支持举措,创造性地将“自主研发项目数”融入组织绩效考核,推动创新资源向基础源头、关键技术底座领域集中。
聚焦产业发展引领,提升科研价值创造能力
推荐阅读:
•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与混合所有制实施”实务手册》全新出版!
• “竞争类国企混改与职工持股”方案设计及辅导服务(10余年丰富经验)
• “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启动(工信部直属的权威机构主办)
• “企业薪酬激励与绩效管理”方案设计与全程辅导服务
• “国有企业改制”专题咨询服务(全国各地众多成功案例)
• 江西中恒建设集团成功改制 获省建设厅高度赞扬
• 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研究项目顺利结束 获北京市委宣传部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