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地方国企改革
联系我们
中瑞国资国企改革网

电话:010-5165208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1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国企改革
东北国企改革:蓝图已经绘就 困难也须正视
发布/更新时间:2018-01-27     文章来源:中国国资国企改革网
点击浏览:

1月22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在发改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改委将推动落实《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专项工作方案》,开展国有企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研究推动若干重大企业联合重组。无独有偶,在2017年12月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指出,国资委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已经确定,多家东北地区国企有望被纳入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政府均已明确省属国企混改的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标志着东北地区国企改革的全面深化。

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资源基地,东北地区曾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资源禀赋,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以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国有经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以及当地投资营商环境的日趋恶化,国有经济固有的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持续暴露,东北地区国企连续多年深陷亏损泥潭,也成为整个东北地区经济衰退的一个典型缩影。

解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国企改革。东北地区国企也亟需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释放企业经营的活力和动力。1月1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指出“要全力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贡献。要全面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新动力”,表明国企改革的战略地位和长远价值进一步提升。2018年是国企改革的全面深化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兼并重组是两个关键抓手。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突破口,目前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分层分类的国企混改格局已形成。

从东北国企的情况来看,将以公司制改革为先导有序推进混改,确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切实加强对于各类出资人特别是民间资本合法权益的保障;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从管企业向管资产、管资本转变,推动国企真正拥有经营自主权和决策权,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同时,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的央企战略性重组将稳步推进,这些领域的东北地区央企首当其冲,东北地方性国企也将加快联合重组的步伐。聚焦发展实体经济,突出主业、做强主业的主线,东北国企将通过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和专业化重组,加快从缺乏竞争优势的非主业领域及产业低端环节退出,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资产规模较大、核心竞争力较强、具备区域整合能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蓝图已经绘就,困难也须正视。一方面,其他地方国企改革面临的问题在东北地区也普遍存在,而且某些方面更为严重。

一是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过大规模、过快速度的投资扩张,以及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项目特性,导致近年来企业资产负债率快速攀升,在这些行业中,企业去杠杆又与去产能、补短板等任务相交织,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财务成本和经营压力,比较典型的就是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事件。

二是企业创新驱动不足。政府行政干预较多、意识观念相对落后、市场化水平偏低等因素制约等因素的综合,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低,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研发方面,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较大。

三是企业社会负担较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东北地区国企承担了大量本应由社会化经营主体或公共机构承办的社会服务职能,“企业办社会”不仅使得国企市场主体的定位和职能模糊不清,而且还背上了沉重的经营负担,严重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东北地区的国企改革还面临当地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约束。

一是结构性和资源性矛盾凸显。经过长期“粗放式、高耗能、高污染”发展,环境污染严重、资源不可持续、产业结构升级困难已严重制约到东北部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根据2013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超过一半处于衰退型阶段。资源型城市转型本质上是城市支柱产业转型,对于东北地区的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来说,支柱产业转型也就是国企转型的问题。

二是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东北地区投资营商环境更为恶劣,民营经济发展欠账更多,民间投资增速较低也会对国企混改造成较大阻力。2017年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8151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0%,东北地区21558亿元,增长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四个区域中位列最后一名。虽然“投资不过山海关”有失偏颇,但雪乡事件、亚布力事件、沈阳交警执法等热点话题的发酵使得东北地区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的不足被进一步放大。

三是人口因素也非常重要。近年来,东北地区发展进入了体制机制僵化导致经济下行,造成政府财政紧张、社会保障水平降低、人才流失、生育率下降,由此对经济造成更大冲击,继而经济加速下行的恶性循环。人口流失、人才流失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结构的变化,已成为东北地区经济衰退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东北地区这种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地区来说,人口因素对当地产业转型和国企改革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亟需加强当地人才队伍建设和重视人才结构的多元化。

十六大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政策不断加码。比如2014年《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2015年《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2016年《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等,国企改革都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发改委、国资委等相关部委,以及东北各级地方政府也针对国企改革做了重点部署。但同时,政策频发也使得政出多门、难以形成合力甚至相互掣肘的问题日益凸显。下一步可考虑成立东北国企改革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协调和处理东北国企改革的重大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协调性、精准性和执行性。

推荐阅读:
    • 《国资国企改革与混合所有制实务手册》--全新出版
    • “国企国资改革与混合所有制实施”专题培训班
    •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职工持股”方案设计及辅导服务
    
• “国有企业改制”专题咨询服务
    • 江西中恒建设集团成功改制 获省建设厅高度赞扬
    • “薪酬激励与绩效管理”专题咨询服务
    • 中电瑞华咨询公司--国企改革与转型咨询专家!


新闻资讯 | 咨询服务 | 培训课程 | 改革案例 | 政策法规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s Reserved @2015
中瑞国资国企改革网 技术支持:行知科技
展开
京ICP备10024427号-5